鄉村振興戰略是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黨的二十大報告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讓建設農村、發展農業更有信心。記者從蕪湖市文旅局了解到,蕪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鄉村旅游發展,將其列為我市實施鄉村戰略五大產業之首。近年來,我市文旅系統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鄉村旅游發展呈現出集群化、品質化發展態勢。 “四個強化”支撐鄉村旅游 強化“系統”支撐。我市緊緊把握全市鄉村振興各類政策向鄉村旅游集聚區傾斜疊加的機遇,加快鄉村旅游與農業、教育、科技、體育、健康、養老、文化創意、文物保護等領域深度融合,培育鄉村旅游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制定印發了《蕪湖市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4)》《關于開展鄉村旅游“雙微(微創意、微改造)”改造提升點評選工作的通知》等文件。2021年,對全市范圍內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成效顯著的集聚區兌現示范激勵資金1000萬元。 強化“產業”支撐。市文旅局全方位開展工業遺存、紅色資源等文旅新業態資源調查工作,遴選“夢湖濕地·山里中國旅游度假區項目”等鄉村旅游項目納入全省旅游重點項目工程“512”計劃,蕪湖枕水官巷旅游開發建設項目、龍眼湖養生谷等項目已開工,泊口河垂釣基地、滬碟·小格里養心谷等項目已投產,累計投資額近百億元。 強化“融合”支撐。全市首個旅游類市級地方標準《鄉村旅游集聚示范區評定規范》出臺,大力實施鄉村旅游“421”行動,持續打造“10+N”個鄉村旅游集聚區。2022年,無為市開城鎮都督村、南陵縣煙墩鎮靄里村和灣沚區六郎鎮官巷村、陶辛鎮沙墩村4家已入選省級“美食村”,官巷環湖慢道示范點、龍山學院、中分村三支隊、山水澗花海、小格里養心谷5家入選省百佳鄉村旅游示范點。全市培育并成功創建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1家、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2家、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3家、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3家,安徽省特色旅游名鎮6家、省“百佳美食村”4家、省百佳鄉村旅游示范點5家、首批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10家、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17家,灣沚區入選首批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區,“繁昌慢谷”旅游風景道入選首批安徽省級旅游風景道,高規格品牌創建帶動鄉村旅游提檔升級。 強化“創新”支撐。踐行鄉村振興戰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推進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發展,我市開展“歡樂蕪湖城市尋味之旅”系列活動,通過風味小吃品嘗、技藝展示、民俗展演及特色美食旅游線路發布等,進一步挖掘蕪湖美食文化。穩步推進“皖美好味道”系列工作,已有9道名菜、7家名店、2條精品美食線路入選安徽省文旅廳推薦的首批重點名菜、名店、精品線路。構建并形成以蕪湖市全域智慧文旅地圖、鄉村文旅智慧地圖、美食智慧地圖、公共閱讀空間智慧地圖為主體的文旅智慧地圖體系。 “七大行動”助力鄉村旅游 “主題村”打造行動。我市創新開發鄉村旅游產品,培育“畫家村”“攝影村”“康養村”“文創村”“非遺村”等主題品牌村,推動鄉村旅游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美食村”創建行動。推出一批游蕪湖“不得不吃”的名菜、名點、名宴,一批“不得不進”的特色美食名店,一批“不得不游”的美食精品線路,打造“歡樂蕪湖皖美好味道”旅游金名片。 “風景道”建設行動。加快建設鄉村旅游風景道,串珠成鏈,打造“流動風景線”和“旅游富民線”。 “后備箱”示范行動。鼓勵支持農民就地就近銷售農副土特產品、手工藝品和特色旅游紀念品。引導支持鄉村旅游重點村建設電商服務站、農副土特產品商店,設立特色農產品銷售專區,拓展鄉村物流布點。 精品民宿培育行動。推進民宿服務質量等級評價,支持優質鄉村民宿開展連鎖化經營。推出一批精品民宿。 經營管理人才培養行動。開設“鄉村旅游大講堂”,推出一批鄉村旅游創客基地,探索“鄉村旅游合伙人”招募和“鄉創特派員”制度,培育鄉村民宿管家等一批勞務品牌。 推進“雙微”提升行動。開展“微創意、微改造”,促進“精提升”,支持有條件的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建設鄉村旅游“雙微”改造提升點項目,不搞大拆大建,做好繡花功夫,因地制宜打造辨識度高、文化特色明、主題形象佳的鄉村門戶、重要節點和主客共享空間等。 “活”“樂”“熱”下的高質量鄉村旅游 記者了解到,在回歸自然的人文背景下,新興的鄉村旅游成為了旅游業的熱門。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下,發展鄉村旅游,有利于對本地資源的充分利用,促進農業的發展;也有利于發展旅游新業態,帶領農民走向共同富裕。下一步,我市文旅系統將突出1個主題、圍繞1條主線,健全2個體系、強化4項要求,把高質量發展作為貫穿于鄉村旅游工作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的主題。 讓鄉村“活”起來。圍繞紅色研學、康體養生、休閑體驗等主題,對古詩、古城、古鎮、古建、古街、古藝等我市獨特鄉村文化進行解碼分析,結合人字洞、繁昌窯、古銅礦遺址、剔墨紗燈、魚燈板龍燈、目連戲等古跡遺址和民俗文化的保護開發,提取鄉村文旅基因要素,講好鄉村歷史文化旅游故事,吸引城市居民走進鄉村、年輕村民回歸鄉村、技藝匠人扎根鄉村,通過鄉村文化復興助力鄉村旅游發展。 讓鄉村“樂”起來。實施農家書屋助力鄉村振興行動,開展“新時代鄉村閱讀季”系列活動,積極推動農家書屋與新華書店、郵政等企業建立良好互動。推進農村電影放映室(固定點)建設。深度串聯全市性鄉村大舞臺活動,把歡快的、流動的舞臺搬到農民家門口,讓農民成為鄉村文旅活動主角。 讓鄉村“熱”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群眾的出游熱情將逐步得到釋放。市文旅局持續在安徽、江蘇、浙江等長三角地區拓展我市鄉村旅游客源,聯合方特、鳩茲古鎮、旅游集散中心等重點景區和旅行社,擴大城市周末經濟消費新場景,提升社會公眾參與度,讓整個社會的各個細胞有效激活,變政府企業“獨角戲”為群眾“大合唱”。 大江晚報記者 吳安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