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江區清水街道竹苑小區是一個相對破舊的老式小區,基礎設施陳舊等一系列問題亟待解決。今年,鳩江區竹苑小區居民等來了小區改造的好消息。2022年6月以來,清苑社區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引領,聯合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老黨員工作室”志愿服務隊,積極搭建老舊小區改造議事協商平臺,助力居民從“住有所居”邁向“住有宜居”。
1.png (389.53 KB, 下載次數: 4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2-16 09:53 上傳
圖為竹苑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啟動會
“怎么改?改什么?”社區決定以“參與式規劃”的模式,邀請黨員代表、物業代表、居民代表、樓棟長及施工方共同參與、群策群力,圍繞“屋頂漏水問題”“停車位問題”“設施改建與增加”“文化宣傳建設”等一系列議題展開系列方案研討,及時對接溝通多方主體,激發居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綜合各方意見后,一張改造設計藍圖最終成稿出爐。
2.png (534.88 KB, 下載次數: 5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2-16 09:53 上傳
圖為竹苑老舊小區改造外墻立面施工
為了能保障施工順利進行,社區“老黨員工作室”5名成員自發組成“協調先鋒隊”,在“鳩江好人”孫兆壽、張躍武的帶領下,他們一方面監督跟進施工過程,一方面及時化解現場矛盾糾紛。如施工隊要在居民“小菜地”上建造小區圍墻,曾引起居民不配合,先鋒隊志愿者到現場耐心做工作和勸解,最終得到居民理解,將菜地全部清理完畢。在選定外墻顏色的過程中,先鋒隊充分聽取民意,最終選定絕大多數居民都滿意的外墻顏色。除此之外,在改造過程中,積極聯系對接施工單位,重視居民訴求,有效協商了充電樁設置、休閑座椅安裝等問題。
小區改造過程中,社區加強對改造項目的精細化設計,以硬環境改造帶動軟服務完善。如在老舊小區樓院規劃涼亭、健身器材等休閑娛樂場地,推動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社區。先后完成小區雨污水管網分流、透水路面、道路拓寬、花樹栽種、墻體粉刷、路燈安裝等改造內容,讓居民們的居住環境和居住體驗都大為改善,“舊貌換新顏”受到小區居民們的一致稱贊。
3.png (400.58 KB, 下載次數: 4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2-16 09:53 上傳
圖為竹苑老舊小區改造后樣貌
老舊小區改造并非“一勞永逸”的工作,改造完成后的管理和維護才是影響小區質量“可持續”的關鍵。對此,社區還要做好老舊小區改造的“后半篇文章”,積極探索與實際情況相適應的管理模式,鞏固老舊小區提升改造成果。
文章來源/蕪湖文明網、文明鳩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