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古城文廟復(fù)原中!就在原12中校內(nèi),有你的記憶嗎?
蕪湖文廟,即是蕪湖縣儒學(xué)宮,又叫夫子廟,位于古城儒林街(原市十二中學(xué)校園內(nèi)),現(xiàn)今的大成殿是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建成的。
DJI_0619[00_00_02][20230110-113716].jpg (451.15 KB, 下載次數(shù): 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1-10 11:50 上傳
DJI_0619[00_00_14][20230110-113721].jpg (469.18 KB, 下載次數(shù): 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1-10 11:50 上傳
蕪湖學(xué)宮始建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崇寧二年(1103)奉詔廣拓,當(dāng)時有任無為縣守的著名書法家米芾書寫的《太平州蕪湖縣新學(xué)記》碑刻立于學(xué)宮殿左壁。至南宋建炎初年毀于火災(zāi);紹興十三年(1143)又重建;南宋、元朝歷代間或時有重修增建。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重修,興建明倫講堂并兩齋房;之后明清兩朝相繼建有射圃、潘池、大成坊、大成橋、狀元橋、尊經(jīng)閣等,構(gòu)成一處文蘊壯觀的建筑群。清咸豐三年(1853)毀于兵燹,其建筑蕩然無存;同治十年(1871)重建正殿、崇圣祠、大成坊。清光緒年間又兩度重建修葺;民國三年(1914)因大殿椽梁毀損傾復(fù),大修大成殿,之后其他建筑漸廢拆除,僅存今日現(xiàn)狀。
DJI_0620[00_00_02][20230110-113733].jpg (427.83 KB, 下載次數(shù): 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1-10 11:50 上傳
DJI_0620[00_00_09][20230110-113727].jpg (435.39 KB, 下載次數(shù): 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1-10 11:50 上傳
古時,蕪湖學(xué)宮建設(shè)坐北朝南,大成殿位居中軸線上。殿內(nèi)正中供奉“至圣先師”孔子塑像,兩側(cè)是以其弟子的德才和時代為序———分別是“子”、“哲”、“先賢”、“先儒”依次坐位。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御制的“孔子贊”、康熙二十八年(1689)御制的“四配贊”均嵌立在大成殿內(nèi)。
淵源于文化的浸潤,故有心智的開化。蕪湖學(xué)宮開建數(shù)百年來,孕育和培養(yǎng)了眾多的精英才子,諸如南宋狀元、著名詞人張孝祥,明代畫家肖云從,清代戶部尚書、考訂家和帝師黃鉞等,他們都是青少年時期就生活在蕪湖,足以說明與大成殿和學(xué)宮文化的傳播不無關(guān)聯(lián)。
DJI_0621[00_00_01][20230110-113738].jpg (454.28 KB, 下載次數(shù): 2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1-10 11:50 上傳
DJI_0621[00_00_13][20230110-113742].jpg (430.3 KB, 下載次數(shù): 2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1-10 11:50 上傳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清廷廢除科舉停辦縣學(xué),蕪湖學(xué)宮亦奉詔停辦,改稱“蕪湖縣勸學(xué)所”。當(dāng)時的地方政府即在學(xué)宮內(nèi)創(chuàng)辦了“襄垣學(xué)堂”,后即為縣中學(xué),解放后改名“蕪湖師范學(xué)院”,后為市第十二中學(xué)。自古作為最早的蕪湖官辦教育基地,大成殿延續(xù)至千年,可以說是蕪湖真正的翰林墨院之圣地。
來源:蕪湖民生網(wǎng)航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