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來源:蕪湖新聞網
近年來,灣沚區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充分發揮醫共體資源整合優勢,建立“12345”工作體系,通過激活內部動力與潛力,持續發力、上下聯動,推動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提升,構建“區強、鎮活、村穩”的衛生健康新發展格局。
“1”個引領賦能隊伍,鑄魂練兵強思想促履職。該區堅持黨建引領,以“學黨的理論,守醫者仁心”為主題,組織開展灣沚區衛健系統“醫心向黨”系列共享黨課活動及中層干部“擂臺比武”述職演講,切實發揮黨建引領“強心劑”作用、黨管人才“伯樂”作用,建設一支勇于擔當、能打勝仗的人才隊伍。
“2”項改革激發動能,優化機制提效率增活力。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了以結果為導向的緊密型醫共體“341”績效考核體系,即三個層級、四項考核、一體化管理,優化考核指標,強化結果運用,推動緊密型醫共體精細化、長效化管理。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2024年選擇兩種常見病種(高血壓、糖尿病)在六郎鎮、花橋鎮率先開展慢性病按人頭打包付費試點工作,強化兩病一體化管理,促進醫防融合。
“3”個項目煥新形象,基礎建設繪藍圖優體驗。一是縣域醫療次中心建設項目。總投資1800萬元新建六郎鎮衛生院醫療綜合樓。二是灣沚鎮衛生院整合項目。總投資350萬元進行灣沚鎮衛生院兩院址整合改造。三是鎮衛生院能力提升項目。總投資300萬元用于陶辛鎮、紅楊鎮、花橋鎮衛生院環境改造及設備購置。3個項目規劃精細、涉及面廣,全方位重塑了灣沚區基層醫療新生態,展現了現代醫療新形象。
“4”項投入提升質效,要素整合拓內涵助發展。該區統籌基層事業發展資金。加強對醫共體成員單位收支結余的統籌管理和使用;加大人才引進培育力度。建立“津梧桐”衛生高層次人才引育實施辦法及外埠專家會診費補助辦法,全職引進及柔性引進同向發力,近3年共全職引進29名醫療人才,柔性引進44名外埠專家,累計為患者節省會診費用466.56萬元。
“5”診聯動打造特色,資源下沉強交流促融合。灣沚區根據戶籍地選派一批由鎮、村走出的牽頭醫院專家,組建“家醫返鄉”醫療服務團隊,每月2次開展常態化義診巡診活動,讓家鄉的名醫駐點鎮、走進村。2024年共開展16次巡診活動,累計服務群眾3000余人次。同時開展名醫下鄉坐診。在鎮分院設立“名醫工作室”,安排安徽省名中醫每周1次坐診,精準幫扶鎮分院“一院一品”特色專科建設。灣沚區還加強雙向會診轉診制度建設,牽頭醫院成立會診轉診服務中心,設立會診轉診服務中心窗口,2024年開展多學科診療(MDT)591次,經會診后留區治療578人;醫共體內經基層首診后逐級轉診患者較2023年度同比增加96%。
周燕華
|
|
人民陪審員,網絡媒體人,愛心公益人,攝影家協會會員,新聞撰稿人,網評員,資深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