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毀約2019校招應屆生一事,京東方面10日做出回應稱,由于個別業務及組織架構調整,導致近期極少數的校招崗位無法履約,將依照協議做出相應經濟賠償。
據悉,有網友近日爆料稱,武漢京東校招與應屆生簽署三方協議后臨時毀約,只給出5000元賠償,曝光的京東校招郵件顯示,毀約原因為公司管理層決策對部分業務部門及組織架構進行調整,導致工作崗位被取消。但實際情況是,這名被解約應屆生在武漢京東實習的同事還在正常上班。
不僅如此,該網友稱,上述情況并非個例,武漢有五人遇到這種情況,也是給了5000元的違約金。
對此,京東表示,由于京東個別業務及組織架構調整,導致近期極少數的校招崗位無法履約,對此表示誠摯的歉意,并在積極推進更好地解決,對于雙方確實無法正常履約的情況,也將依照協議做出相應經濟賠償。
京東強調,公司校招工作正在順利推進,近期將會有1300多名應屆畢業生陸續加入京東,同時,2019年京東還將擴招1.5萬個崗位。(中新經緯APP)
京東裁員1.2萬消息不實 國外陰謀論?專家:“聯系不上”
京東“1.2萬裁員”正逆轉成一場陰謀論?
4月9日,有媒體報道稱,京東正在進行一輪大規模裁員,部分團隊可能將被砍掉一半。據悉,京東目前有超過15萬員工,若最多削減8%崗位,相當于裁掉1.2萬員工。
時間財經通過仔細比對,查找到該消息的原始信息源。令人感到有些吃驚的是,關于京東裁員的消息不是從國內傳開的,而最早是刊登于總部位在美國洛杉磯的“The information”上, 作者署名為Juro Osawa和 Yunan Zhang。標題翻譯為“中國京東深度裁員計劃”,該稿件稱此次裁員涉及到京東15萬余員工,比例達8%,大概有超過1.2萬人會被裁掉。并且表示,裁員消息是京東的投資者們透露的,具體的裁員計劃不詳。
“The informaton”創立于2013年,雖然作為員工僅有38人的一家數字媒體,但是不可小看此媒體的影響力。它在全世界84個國家/地區擁有數萬名訂閱者。2016年《哥倫比亞新聞評論》報道,11家最具價值的科技公司中有10家訂閱了“The Information”。“The infromation”自稱,“我們所傳遞的信息、深度報道的關于科技公司的商業故事,無法在全世界另外的地方找到”。
而京東作為一家中國企業,在《財富》2018年世界500強中排名181位,位居全球六大互聯網公司中第三,僅次于亞馬遜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顯然也引起了國外媒體的極大關注。
此新聞發布于美國4月9日早上8:32分。隨即,京東裁員1.2萬人的消息在國內各大媒體迅速發酵。
盡管京東立即否認了此消息,但是頻頻在國內外傳出的裁員消息,讓人不禁心中有了一些疑問:無風不起浪,難道真有此事?別有用意的謠言?從開始報道,又讓人猜測是否有國外陰謀論的嫌疑。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京東的負面消息就不絕于耳。先是劉強東在美國的性侵案,好不容易有所平息后,就傳出京東發內部郵件要求堅決淘汰三類人,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王笑松、胡勝利也將調離原崗。一連串事件背后,讓人不得不朝一個方向去想——京東遭遇了大麻煩。
京東公關部向時間財經表示,近日個別媒體和自媒體將京東企業內部正常人員流動夸大為大規模裁員的信息是完全失實的,京東有17萬員工,今年還將會擴招1.5萬個崗位,最近就會有1300多名應屆畢業生加入京東。
在京東微信公眾號上,一周前也通過新華社發布了此條關于擴招和應屆生加入的消息。
時間財經查看京東官網招聘信息,在社會招聘,校園招聘,以及實習生招聘上,均有職位敞開。
究竟是如京東所說,一直在擴招,還是敞開的職位僅僅是一種欲蓋彌彰的手段而已?頻頻爆發的負面新聞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中國電子商務中心研究主任曹蜀黍對時間財經表示,京東不利輿論近期比較多,既有大型互聯網公司內部正常的人員優化因素變動,另一方面也有互聯網、經濟、資本三個寒冬,加上人口用戶流量紅利消失,各個平臺增速放緩大環境所致。此舉是京東自身度過冬天的一個階段性的臨時舉措,既有大環境不好的一面,也有京東主動的去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積極作為的一面。
變革還是下坡路?
京東是在真的變革,還是走下坡路?
時間財經盤點了一下,在2019年開始,關于京東裁員的風波就有5次之多。而2018年上半年,劉強東曾經的誓言還是——“我們永遠不會開除任何一個兄弟”,“只要縣長的工資漲了,我就給你們漲工資”。究竟還要不要讓人相信老板的海誓山盟?
開年伊始,京東承認將末尾淘汰10%的高管,一個月之后,CTO(首席技術官)張晨、CLO(首席法務官)隆雨、CPO(首席公共事務官)藍燁接連宣布離職,雖然離職公告都都將離職原因指向“個人和家庭原因”,但仍不免讓人與高管末位淘汰聯系起來。
3月28日,媒體報道稱,京東一天離職人數高達400人。
4月8日,又有媒體爆料,京東發內部郵件要求堅決淘汰三類人,分別是:1、不能拼搏的人,無論業績好壞,職位高低,也不管是老員工或者管培生,不管是身體原因還是家庭原因,凡是不能拼或者拼不動的。2、不能干的人,也就是績效差的人。3、 性價比低的人。
一天之后的4月9日,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京東商城生鮮事業部總裁王笑松將不再負責7FRESH業務;同時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時尚生活事業群總裁胡勝利也將調離原崗。
時間財經詢問幾名高管的去向,京東公關部向時間財經表示,王總和胡總并沒有離職,僅僅是作為日前京東開始實施核心高管輪崗計劃的一部分,王笑松和胡勝利將被調任到其他的崗位。
翻閱王笑松和胡勝利的微博,都不約而同地在2018年6月之后,沒有了任何更新。在大型互聯網公司,不僅僅是京東,華為、阿里亦如此。關于輪崗可以有兩種解讀,要么是軟下課,要么是為公司培養后備力量、平衡內部多方勢力。在此之前京東也有過幾次輪崗,究竟此次用意何為,還不得而知。
中國電子商務中心研究主任曹蜀黍表示,他更傾向于高管的人員變動,是為了避免大公司的通病。包括,效率低下、小山頭、各事業部之間的配合協調、機構臃腫等問題。
此外,京東還調整了快遞員薪酬制度事件,有媒體報道,京東取消了旗下快遞員的底薪,另外將增加快遞收件任務,攬件將計入績效,直接影響工資收入;另有消息稱,京東還將降低快遞員的公積金系數,從12%降到7%,下調了5%。
京東公關部向時間財經介紹,過去,在京東物流業務模式相對單一(主要為京東商城派單)的情況下,為了保障快遞員的基本收益,主要薪酬結構設計為“底薪+提成”的模式。但如今京東物流獨立運營之后,不僅服務京東商城自身的訂單,還有大量外部訂單業務,大客戶業務以及個人快遞的攬件業務等等,原來的薪酬結構已經不適應新的模式,無法對績效優異的員工體現出足夠的激勵。
簡言之,京東方面認為,調整薪酬制度也好,高管輪崗也好,僅僅是一場內部的正常的組織結構的調整。而這背后難道和京東的經營業績沒有任何直接的關系嗎?
時間財經整理財報,從近五年全年營收增長率,近2年季度營收增長率,以及活躍用戶數來分析京東的業績情況。
根據京東5年年報顯示,近五年來,雖然京東的營業收入一直在增長,但是營收增長率一直在持續下滑。
京東2018財年第四季度季報,凈營收1348億元,同比上一年的1101.65億元增長22.4%;GAAP下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48億元,上一年同期虧損9.09億元,非GAAP下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持續經營業務凈利潤為7.499億元。虧損的主要原因在于長期投資公允價值變動產生了41億元的賬面損失。
值得注意的還有,2018年京東全年凈非GAAP下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持續經營業務凈利潤為35億元,但是同比2017年的50億元,下降了30%。
從連續兩年季度營收看,雖然2018年Q4營收創單季營收新高,不過增速已連續6個季度下滑。
近年來,流量紅利殆盡,京東如何獲取新用戶是各大電商不得不面臨的問題。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的12個月,京東年活躍用戶數達3.05億,同比增長僅4.1%,這與阿里的同期年度活躍用戶數6.36億已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對于京東裁員的風波,脈脈和微博上有號稱為京東內部員工發言,和微博網友調侃“強哥把受了女人的氣,撒在兄弟身上”、“連奶茶都快被裁了,很正常” 。
又一坎?
《創京東》一書中,最著名的故事就是2008年,對國內所有電商都是艱難的一年。資本市場低迷,而京東正逢第二輪融資。資金鏈緊張,甚至一度到了如果付款進貨就沒有錢發工資的地步。在公司最難過的日子里,劉強東本人一邊馬不停蹄找投資人尋求融資機會,一邊又要將融資的消息控制在極小范圍內,不影響職工的士氣。2008年11月底,通過今日資本徐新的介紹,劉強東從香港百富勤創始人梁伯韜和雄牛資本的李緒富手里拿到了投資。
1998年,劉強東在中關村經銷光磁產品。早期接觸過他的人士說:“當時的劉強東和中關村的一般人沒有區別,甚至和那些普通的小販相比還有一點點的木訥,但做生意很精明,看趨勢也很準。”
到了2004年,因為非典,京東偶然之下轉向線上銷售。而在2014年,京東市值已超400億美元,躋身全球前十大互聯網公司之列。
中國人民大學培訓學院院長、財務管理教授支曉強向時間財經表示,此次裁員風波和國外陰謀論聯系不上,京東的股東中也有外資的,在美國上市就更多美國股東了。當然,也有很多做空賺錢的人,他們也只盯有縫的蛋。他個人感覺美國主要是市場在發揮作用。
如今,京東又站在了輪回的節點上,幸運會再次降臨嗎?相比于去年劉強東美國風波對于京東股價影響較大,截至納斯達克股市4月9日收盤,此次裁員風波,并沒有造成股市大幅震蕩,美股收盤價30.90美元,小幅上漲了0.36%,相比18年底,股價漲幅接近5成,京東又到了一個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