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軌穿城過 蕪湖更暢通
微信圖片_20220803102758.jpg (200.66 KB, 下載次數: 2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3 10:35 上傳
城市上空,軌道交通1號線與2號線交織穿梭,宛若“長龍”縱橫城區,城市交通實現南北通達、東西暢聯,“血脈”更加暢通。
2021年11月3日,軌道交通1號線正式開通運營,標志著蕪湖自此邁入軌道交通時代,成為我省軌道交通第二城;2021年12月28日,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正式開通運營,再次見證“蕪湖起飛”速度。
截至7月底,蕪湖單軌累計客流1793.85萬人次,日峰值客流19.28萬人次。自6月1日實施換乘優惠以來,日均客流已增至7.1萬人次,每日換乘人數近0.5萬人次。從數據來看,軌道交通對市民出行的“吸引力”正不斷增長,城市公共交通“主骨架”功能日益顯現。
微信圖片_20220803102802.jpg (104.64 KB, 下載次數: 2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3 10:35 上傳
單軌之于蕪湖“最適合”“最創新”
記者了解到,2016年,蕪湖軌道交通項目一期工程獲國務院批準,蕪湖成為全國第40個獲批建設軌道交通的城市。在綜合考慮城市公共交通客流需求的基礎上,結合城市總體規劃、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等各方面因素,全面對比分析地鐵、輕軌、單軌、有軌電車等多種制式后,我市軌道交通制式最終確定為跨座式單軌,這是最適合蕪湖的城市軌道交通制式。
跨座式單軌是一種獨具特色的中等運量軌道交通系統,具有占地面積小、適應性強、噪聲低、轉彎半徑小、爬坡能力強、線路靈活,投資少、可以很好地融入城市環境等特點。蕪湖軌道交通最大的創新之處,還在于它是全國首條全自動運行的跨座式單軌,采用自動化等級最高的全自動運行技術。
去年11月3日正式開通的1號線,為蕪湖軌道交通南北向骨干線路,南起白馬山站,北至保順路站,共有車站25個,全長30.46千米。1號線的開通,有效緩解了蕪湖南北向交通壓力;去年12月28日2號線一期正式開通,標志著蕪湖軌道交通進入雙線換乘時代。2號線一期線路全長15.79千米,設車站11座,作為橫貫城市東西的“交通大動脈”,2號線一期開通運營后,乘客可在鳩茲廣場站換乘1號線,無縫銜接蕪湖火車站、蕪湖南站,與1號線初步形成“十”字形組網。
軌道交通時代的“到來”,不僅讓市民出行更加高效和便捷,還縮短了城市組團之間的距離,促進要素快速流動,助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繼而完善城市功能。
微信圖片_20220803102805.jpg (163.54 KB, 下載次數: 2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3 10:35 上傳
暢通市民單軌出行“最后一公里”
軌道交通運行已逾半年,如何提升換乘的便利性,解決乘單軌“最后一公里”的問題,這是市民們普遍關心的。近日,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軌道交通管理科了解到,為提升軌道客流,發揮軌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的“主干道”作用,我市正積極推進“三網融合”通勤體系建設。
“我們通過優化站點接駁設施、優化公交線網和優化站點周邊慢行系統,使我市初步形成了以軌道交通為骨干、傳統公交為支撐、慢行系統為補充的‘三網融合’通勤體系。”市交通運輸局軌道交通管理科副科長錢宇辰向記者介紹道,圍繞公交軌道接駁,首先優化調整了39條競爭性、混合型公交線路,減少軌道、公交線網客流無序競爭;其次開通了32條公交微循環線路,滿足軌道站點5公里范圍內群眾乘坐短線公交換乘單軌,通過豐富“主干道”上的“毛細血管”,暢通市民單軌出行“最后一公里”;另外實施了5條公交專用道,提高公交運行效率。目前,換乘網絡已初步形成。
與此同時,換乘節點加快建設。據介紹,目前基本完成106個軌道交通沿線公交經停站改造,站點出入口150米范圍內公交經停站設置率從68%提升至100%;完成軌道站點周邊152座公交候車亭更新,進一步優化公交換乘候車環境。今年6月1日,軌道、公交刷卡換乘優惠實施,進一步降低了公共交通出行成本,提升市民換乘意愿,提升軌道客流。
除了乘公交去軌道站點“搭車”,騎車、步行都是市民常用的方式。為此,市交通運輸部門通過優化站點周邊慢行系統,提升軌道、慢行換乘便捷度。錢宇辰介紹,目前已完成軌道站點延伸1.5公里范圍內12條慢行示范道路建設,通過優化斷面、新建非機動車道及人行道、施劃標線等方式,提升軌道周邊慢行“人性化”體驗。此外,建設軌道微型“P+R”,已完成軌道站點周邊88個非機動車停車區建設,方便市民通過非機動車接駁換乘軌道交通。
“接下來,按照‘三網融合’規劃方案,將繼續進行公交線路調整和微循環公交線路開通,并對常規公交線路夜間服務時間進行優化。”錢宇辰表示,換乘接駁設施也將不斷完善,通過建設公交首末站,統籌軌道交通、公共汽車之間的換乘。此外,我市正陸續豐富慢行接駁場景,今年將完成剩余18條慢行示范道路建設;試點實施文津東路站、博覽中心站、文化路站玻璃頂“風雨連廊”,預計今年8月底完成。
微信圖片_20220803102808.jpg (183.78 KB, 下載次數: 2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3 10:35 上傳
出行服務未來將不斷完善
據了解,蕪湖軌道交通自去年開通以來總體運行平穩有序。今年5月客流達201.21萬人次,客流量與開通地鐵同等運營里程的洛陽、紹興已處于同一水平。尤其是6月1日實施換乘優惠以來,日均客流有明顯增長,達7.1萬人次,較5月日均客流提升10%。
單軌帶給市民的是“觸手可及”的便利。在城北經濟開發區上班的劉炳浩,家住市區,公司與家距離約11公里。“以往每天都是坐公司的班車上下班,早晨6點50從家出發,7點30左右到達公司。”劉炳浩告訴記者,自單軌1號線開通后,他不再依賴公司班車,常常坐單軌去上班,由于單軌速度快,路上所花時間比原來減少20分鐘左右。“這樣一來,不僅早上可以多睡一會,節約了時間成本,提高了出行效率,在油價高漲的當下,單軌代替了駕車,也節約了很大一筆費用,響應了綠色出行的號召。”
為了給市民提供更加安全、優質的軌道交通服務,記者了解到,市交通運輸局正在編制《蕪湖市軌道交通安全保護區管理辦法》,以加強軌道交通安全保護區管理,保障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成立了市軌道交通運營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科學有序高效應對運營突發事件;為規范服務,出臺了《蕪湖市軌道交通運營服務規范(試行)》,并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客流等數據進行科學監測,繼而對運營服務予以調整、改進。“積極受理群眾建議、投訴,比如:之前的列車進站噪音問題,我們都進行了調查并妥善處理。”錢宇辰介紹,今年6月底已完成在每個站點配備上下車無障礙輪椅渡板,累計配備80套,方便殘障人士乘坐單軌……諸如此類的出行服務未來還將不斷細化、完善。
來源:蕪湖市人民政府發布
講師分享課程報名手機海報.jpg (562.67 KB, 下載次數: 2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3 11:17 上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