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昨日召開的2023年蕪湖市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市不斷改革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和推動形成“嚴、大、快、同”保護格局,促進保護能力和水平整體提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積極成效,走在了全省前列。 實現中國專利獎金獎“零”的突破 我市知識產權在“源頭保護”成效明顯。根據蕪湖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發布的數據,2023年以來,全市專利授權量12109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2334件,PCT(國際申請)86件,均位居全省第二。截至目前,我市有效發明專利總量24350件、注冊商標有效總量141858件,位居全省第二。國營蕪湖機械廠“一種用于飛機平尾作動筒傳感器組件的檢測裝置”專利獲第二十四屆中國專利獎金獎,實現我市中國專利獎金獎“零”的突破,為本屆安徽省唯一金獎。 今年9月,蕪湖市獲批第二批全國商業秘密保護創新試點地區,為我省唯一。1件商標納入第三批省重點商標保護名錄,1件商標納入第一批十二省市重點商標保護名錄,1個地理標志納入第一批十二省市地理標志保護名錄,10件商標納入第二批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重點商標保護名錄、20件商標納入我市第二批商標保護名錄。 另外,我市知識產權“嚴保護”保持高壓、“大保護”協作有力、“快保護”效能提升、“同保護”破局成勢。我市新獲批安徽新蕪經濟開發區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南陵大米安徽省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獲批籌建。獲批開展國家級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規范化建設試點和省級專利侵權糾紛先裁決后調解試點,經驗做法獲全省推介。 多方合力共促知識產權保護 新聞發布會上,蕪湖市中級人民法院、蕪湖市人民檢察院、蕪湖市公安局、蕪湖市文旅局也先后介紹了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行政保護工作情況。 據介紹,今年前10個月,蕪湖兩級法院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596件,結案率85.25%。今年9月,蕪湖中院正式開始擔任南京都市圈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聯盟輪值法院,發揮司法服務保障南京都市圈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作用。為服務發展大局,優化營商環境,蕪湖經開區法院自貿區法庭掛牌成立,有效提升自貿區蕪湖片區科技創新能力和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水平。目前已主動上門為多家企業提供精準知識產權司法服務,有效護航企業發展。 市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深化“兩法銜接”,構建立體宣傳矩陣,著力營造共防共建社會氛圍。 公安機關主動加強與市場監管、文旅等行政監管執法的協作配合,著力提升線索經營會商頻次與深度,開通知識產權案件受案“綠色通道”。全市已建成知識產權警務聯絡室17家,梳理企業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需求并逐條進行上門幫扶,讓企業切實感受到公安的服務效能。 蕪湖作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民間文藝產業資源豐富,其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項,省級30項,市級65項。記者了解到,蕪湖市文旅局探索創新民間文藝領域版權數字化保護工作業態、模式、機制,正積極爭創全國民間文藝版權保護與促進試點。另外,我市持續加強版權社會服務力度,目前已全面實現版權登記“零見面”“無紙化”“零收費”。全市已設立2家省級版權工作站,今年的蕪湖神山音樂節等大型文旅體展會活動版權均已登記申請。版權登記數量保持高增速位于全省前列。版權示范創建工作上新臺階。截至目前,我市擁有國家級版權示范單位2家、國家級版權示范基地(園區)1家;安徽省版權示范單位6家,安徽省版權示范基地(園區)1家,安徽省軟件正版化示范單位2家。 大江晚報見習記者 曾旺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