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個真實案例出現,被忽略的豆漿問題才引起大家的關注:
早上孩子急著上學,王女士把剛〝煮沸〞的豆漿讓孩子喝完,又準備一杯讓孩子帶上喝。結果孩子在學校出現惡心、嘔吐、呼吸困難等癥狀,緊急送醫后,還是因中毒較重,走了。
法醫解剖調查后才發現,罪魁禍首就是那杯〝未煮熟〞的豆漿!
關于豆漿的這些知識你必須要知道!
3.jpg (40.03 KB, 下載次數: 19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12 14:24 上傳
1.豆漿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喝豆漿偏寒,含有豐富的嘌呤成分,在酶的作用下會產氣。因此,體質虛寒、腹脹、腹瀉、脾胃虛寒、消化不良,腎功能不好以及嗝氣的人來說最好不要喝豆漿。正服用紅霉素等抗生素的人不易喝豆漿,兩者會發生拮抗化學反應。喝豆漿和服藥至少要間隔1小時以上。
2.沒有熟的豆漿對人體是有害的很多人喜歡買生豆漿回家自己加熱,加熱時看到泡沫上涌就誤以為已經煮沸,其實這是豆漿的有機物質受熱膨脹形成氣泡造成的上冒現象,并非沸騰,是沒有熟的。
在煮豆漿時,當加熱到80℃時,我們會看到會有許多的泡沫,而且越來越多,有些人認為這樣就是煮好了,其實這只是一種“假沸”現象,并沒有真正的燒開,這時我們應該改用小火繼續煮到其泡沫逐漸消失,這時豆漿中的皂素及抗胰蛋白酶都已經被破壞,但其它營養物質不會有損失,這時飲用才是最安全,最健康的。預防豆漿中毒的辦法就是將豆漿在100℃的高溫下煮沸,就可安心飲用了。
溫馨提示: 如果自制豆漿,請選擇質量過硬的豆漿機。如果喝研磨豆漿,應先用大火將其燒開,再轉小火繼續煮沸5分鐘方可飲用。
3.豆漿配雞蛋不科學很多人喜歡在豆漿中打雞蛋,認為這樣更有營養,但這種方法是不科學的,豆漿中含有一種抑制胰蛋白酶的物質,會使人體內的胰蛋白酶活性降低,影響蛋白質的吸收。
4.豆漿中忌沖紅糖紅糖中的有機酸,會與豆漿中的蛋白酶結合成沉淀物,不利于人體的吸收。可加白糖但不宜加紅糖。
5.豆漿不要用暖瓶保溫豆漿中的皂素能夠溶解暖瓶中的水垢,喝了可能會危害健康。此外,暖瓶中溫濕的環境很容易滋生細菌。
6.保存6小時以上不宜再喝
之前,央視《是真的嗎?》節目組對“豆漿常溫保存6小時以上就不能喝了”的說法進行考證。
5.jpg (25.67 KB, 下載次數: 20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12 14:24 上傳
考證結果為:同新鮮豆漿相比,放置6小時后的菌落總數竟是最初時的36倍。專家說,存放6小時后,菌落總數達到11000cfu/ml,這時的豆漿已經是不合格的食品。
因為鮮榨豆漿營養豐富,為細菌繁殖帶來有利條件。因此,豆漿不能久置,為了飲食安全,要盡量做到現榨現喝。
6.jpg (21.62 KB, 下載次數: 20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12 14:24 上傳
7.空腹不要喝豆漿空腹時喝豆漿,豆漿里的蛋白質大多在人體內轉化為熱量就被消耗掉了。飲用豆漿時若能同時吃些面包、糕點、饅頭等淀粉類食品,可使豆漿中的蛋白質等在淀粉的作用下,與胃液較充分地發生酶解,使營養物質被充分吸收。
8.谷物搭配,營養更加分豆類含有優質的植物蛋白和高礦物質,是膳食中難得的高鉀、高鎂、低鈉食品。將豆類和谷物搭配一起制作豆漿,可以大大提升營養價值。
另外,豆漿屬于高蛋白產品,蛋白質代謝會造成腎臟負擔,有胃炎、胃潰瘍、腎結石、腎功能衰竭以及痛風的患者,并不適宜飲用豆漿。市售的甜豆漿會加入大量的糖,因為中和澀味,甜豆漿的含量比喝起來還高。糖尿病、高血壓、腦心血管疾病及痛風患者應節制食用含糖的豆漿。
除了未煮熟的豆漿,這些食物也有毒!
魚膽 生吞 煮熟 泡酒喝都含毒
7.jpg (25.2 KB, 下載次數: 18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12 14:24 上傳
魚膽的膽汁中含有膽酸、牛黃膽酸、牛黃去氧膽酸、氫氰酸等不同的毒素,其中氫氰酸毒性最強,比同劑量的砒霜毒性還大。中毒后,一般最早都出現胃腸道癥狀,經過消化道吸收后,能損害人體肝、腎,使組織變性壞死。毒素也可損傷腦細胞和心肌,造成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病變。
織紋螺 有毒,無解藥!千萬別吃
8.jpg (38.48 KB, 下載次數: 23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12 14:24 上傳
國家食藥監總局曾發布風險警示:織紋螺含有河鲀毒素,熱穩定,煮沸、鹽腌、日曬等均不能破壞該毒素,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解毒藥物!誤食織紋螺后,如發生中毒癥狀,應立即自行催吐,到醫院就診!
雞鴨脖 不要隨便吃,上面的胸腺都毒
9.jpg (27.54 KB, 下載次數: 17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12 14:24 上傳
①雞脖、鴨脖:含有胸腺,屬于免疫器官,雞鴨脖上干凈的肉可以吃,但最好不要咬碎吃,以免吃到腺體和氣管中的細菌;
②豬脖:有灰色、黃色或暗紅色的肉疙瘩,也被稱為"肉棗",這些是用來過濾病原微生物的淋巴結,含有較多病菌病毒,不要吃!
紅薯 黑斑的不要吃
10.jpg (34.07 KB, 下載次數: 2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12 14:24 上傳
如果紅薯表皮上出現黑色或褐色斑點,千萬別再食用。這可能是受到黑斑病菌污染,其毒性可使紅薯變硬、發苦,無論水煮還是火烤,其毒性都不容易被破壞。食用后很容易中毒。
甘蔗 發紅的不要吃
11.jpg (21.72 KB, 下載次數: 19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12 14:24 上傳
如果看到甘蔗里有紅色絲狀物,證明已經霉變。霉變甘蔗會產生強烈的嗜神經毒素3-硝基丙酸,嚴重可致呼吸衰竭而死亡,幸存者可也能喪失生活能力。
鮮木耳
12.jpg (24.57 KB, 下載次數: 19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12 14:24 上傳
鮮木耳中含有一種卟啉類光感物質,這種物質對光線非常敏感。人們在食用鮮木耳后,這一光感物質會隨著血液循環到人體表皮細胞中,受陽光照射后會誘發日光性皮炎,引起皮膚瘙癢、疼痛、紅腫,出現鮮紅色丘疹和水皰,嚴重者甚至會導致皮膚組織壞死。此外,這一有毒物質還有可能被咽喉黏膜吸收,導致咽喉水腫、流淚、流涕以及全身乏力、呼吸困難等癥狀。
西紅柿 未成熟的不要吃
13.jpg (26.75 KB, 下載次數: 20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12 14:24 上傳
未成熟的西紅柿中含有毒性物質叫龍葵素,食用這種未成熟的青色西紅柿,口腔有苦澀感,吃后可出現惡心、嘔吐等中毒癥狀,生吃危險性更大。不過,也有成熟之后也是青色的西紅柿品種。
蝸牛 非洲大蝸牛不要吃
14.jpg (41.45 KB, 下載次數: 22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12 14:24 上傳
“非洲大蝸牛”是我國首批公布的有害入侵物種,這種蝸牛破壞力很強,會危害500多種作物,甚至連水泥都能吃。而且,這種蝸牛會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所以不能用手接觸,更不能吃。
土豆 發芽土豆不要吃
15.jpg (18.87 KB, 下載次數: 16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12 14:24 上傳
儲存時間稍長,馬鈴薯表面會長出綠芽。馬鈴薯內含有毒物質龍葵堿,發芽馬鈴薯含龍葵堿較高,進食后極易中毒,因此應禁止使用發芽馬鈴薯制作菜肴。
生姜 腐爛的生姜不要吃
16.jpg (21.89 KB, 下載次數: 23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12 14:24 上傳
老話說“爛姜不爛味兒”,腐爛的生姜真的能吃嗎?專家介紹,生姜腐爛后會產生有害物質“黃樟素”,會誘發食道癌,肝癌等。此外,專家建議,不要將生姜放在保鮮袋里儲存,最好是用報紙包起來放在陰涼處;每天生姜的攝取量不宜超過10克。
好吧,我知道的只有這么多了,你們還有知道的,可以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