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墒俏乙惶觳荒芸朔@種咬噬性的小煩惱,生命只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睆垚哿嵊悬c驕矜地說。
張愛玲似乎也總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樣子。什么“長期飯票”、“合理賣淫”,反正這個與眾不同,22歲就爆得大名,曾狂呼“啊,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么痛快”什么的,一副吡牙裂齒的囂張樣,一點也沒有最后的貴族的矜持,這個既是清末高官張佩倫的孫女,又是“東方俾斯麥”李鴻章重外孫女的典型官二代,這么顯赫的復合型的家庭背景,卻不能保證她有一個幸福的童年,而是過得十分壓抑,看似很華美的一襲生活之袍,卻是爬滿了蚤子。盡管她很艷羨自己的官宦小姐出身的長得很漂亮的媽媽,可惜自從父親有了小三,家里就常?!棒[地震”,最后媽媽居然漂洋過海去了法國。
我曾寫過一篇叫《生與死》的小文,里面就提及了張大作家,文章不長,就幾百字,抄錄如下:
清代,有一個安徽全椒的“紈绔子弟”,他不會守業理家,整天揮金如土,窮日歌酒;又輕財重義,樂于資助朋友,施與時不擇對象,幾年之后,就把一份相當可觀的遺產全花光了。他這種輕財放浪的行為遭到了別人的恥笑,但他卻不以為恥,在一首詞中自嘲:“田廬盡賣,鄉里傳為子弟戒?!?2歲時他移居南京,那時生活已露窘態。然而,為了集資修復南京雨花臺吳泰伯祠,他甚至把全椒的老屋也賣掉了。每天入不敷出的他不得不賣書換米,最窮的時候連衣服也典當出去了。那些年,南京的冬天特別冷,又無酒食,為了打發漫漫長夜,他總是和三五知己朋友出城繞行曬月光,且歌且呤,互為和詩,天明入城,大笑散去,戲稱“暖足”,人生的暖意便裊裊升起。最慘時兩天沒飯吃,別人資助他錢,他又很快喝酒花光。即使如此困頓他也不求做官且富的親友,照樣每天讀書寫作自得其樂。54歲時客居揚州,不久即在窮困交加中死去,連棺材都是朋友湊錢買的。
無獨有偶,當代有一奇女子,因為父母婚姻的不幸曾被父親毒打并關在黑屋里,后又生嚴重痢疾,病了半年因父親不醫治差點死掉。她一生也是婚姻坎坷,一個老公是有婦之夫,后來還背叛了她;另一個老公大她三十歲,結婚五年之后老公又不幸中風癱瘓。她晚年時隱居美國,堅拒記者和崇拜者的訪問,自甘平淡,有一次外出時被車子撞成右肩骨裂,甚至死時連一個親人都不在身旁,死了幾天才被人發現。
他就是《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她就是海派傳奇女作家張愛玲。
從屈原投江到蘇軾放逐,從茅屋被秋風所破的杜甫,到舉家食粥酒常賒的曹雪芹,古今中外哪位名家不都是和命運苦斗過?聯想到現時純文學的困境、作家的拜金主義和諾貝爾文學獎式的浮躁,我們從吳敬梓張愛玲生與死的故事中得到什么樣的啟迪呢?!
有道是:文學就是與苦難調情,與世俗作對。然也,信哉斯言!
|
|